我國要通過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緩解沿海缺水地區和海島水資源短缺,爭取到2015年時,建成2個日產能5萬-10萬噸的國家級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和20個日產能萬噸級的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淡化海水能力達到220萬—260萬噸/日;鼓勵沿海缺水地區在保障公共飲水安全前提下創建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在滿足相關指標要求、確保人體健康的前提下,允許海水淡化水進入市政供水系統。選擇居民多、淡水匱乏,關系國家海洋權益的海島作為海水淡化示范海島,將海水淡化水作為這些海島的新增供水的******水源;要求在沿海淡水資源匱乏或地下水嚴重超采地區,新建、改建和擴建高耗水工業項目,要優先使用海水淡化水,作為鍋爐補給水和工藝用水水源。
目前,中國海水淡化的日產能已達66萬噸左右,浙江、天津、河北、遼寧等地發展很快。中國膜工業協會秘書長尤金德透露,浙江已有萬噸級的膜處理設施投入使用。舟山六橫島上的居民現在主要靠海水淡化生活,并準備向其他島嶼供應淡水。
在天津,每天有6000噸經過淡化的海水進入自來水管網。北京也在比較海水淡化方案與南水北調方案的優劣,未來很可能會從河北曹妃甸每天調取數十萬噸淡化后的海水,摻入自來水管網中,供居民使用。
整個海水淡化產業鏈涉及到的行業和企業是非常廣泛的,這個產業能夠拉動很多相關產業的發展。舉個例子,北京市100萬噸海水淡化項目,粗略估算一下,海水淡化廠的初步投資大概在80億人民幣左右,那么有關的淡化水的輸送、儲存、提升泵站的投資據預計將近200億人民幣。僅僅是一個100萬噸海水淡化廠的建設和水的供應,就需要200多億元的投入。
隨著今年一系列產業政策的密集出臺,海水淡化產業的春天已經到來。目前,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的12個部門正在積極協調聯動,推動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十二五”期間,海水淡化產業的著眼點是要從過去的產出淡化水,變為把淡化水賣出去、用起來,讓海水淡化大規模地走向市場,實現商業化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