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首次將“生態文明”寫入報告,十八大又將“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單列一章,并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十八大報告中,“美麗中國”生態文明理念的誕生,是對中國傳統“天人合一”觀念的繼承和吸收,也是對科學發展理念的深化和升華。“美麗中國”蘊含著濃濃的人文精神,也蘊含著全新的發展理念。那么,做好環境保護、資源循環利用、節能減排等工作,發展環保產業是支撐。化工企業應該主動抓住這個機遇。
據了解,我國對環保產業已經從初期的以“三廢”治理為主,發展成為包括環保產品、環境服務、潔凈產品、廢物循環利用,產業門類基本齊全,跨行業、跨地區的產業體系,年增長率為15%~20%,環保產業的產值占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十二五”期間,國家環保項目原計劃總投資3.4萬億元,今年初又將此投資提高到5萬億元,可見環保產業發展道路前景廣闊。
石化行業作為能源占用量大、高污染、高排放的產業,其綠色發展為環保產業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余熱余壓利用、“三廢”綜合利用、干熄焦、電石干法制乙炔再生產聚氯乙烯等節能環保新技術、新工藝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僅在“十一五”期間,通過引進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中石油投入專項資金170億元進行環保治理,中石化投資291億元,實施節能減排項目1110個,每年可節約360萬噸標煤。兩家公司均提前實現了“十一五”減排目標。
舞臺很大,但環保產業的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首先,我國環保技術需要不斷創新。僅以廢水為例,石化行業排放的廢水大都含有有機物,而目前國內治理技術對含有難以生物降解的烷烴、鹵代烴、部分有機磷農藥、苯胺類等有機廢水處理不過關,導致排放不達標,造成污染難以遏制。此外,重金屬污染、PM2.5及空氣污染、飲用水安全、地下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輻射環境污染防治等方面,也都需要環保產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給以支撐。
其次,我國環保產業原創能力需要加強。目前很多技術都是國外引進,停留在重復、模仿等階段,國家重點污染防治領域涉及的主流技術,幾乎難見我國原創性研發的技術。技術和產品依靠進口不但阻礙環保產業的發展,也增加了石化行業使用成本,削弱了石化企業使用環保產品的積極性。
再次,安全環保產業還未形成規模。美國、德國、日本、法國、意大利等發達國家借助其強大的經濟和技術優勢,環保產業發展較快,已經成為這些國家的主導產業之一。而我國環保產業僅占GDP的5%,企業規模小、數量少,已經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石化行業的需求。
最后,清潔生產技術需要跟進。在石化行業,落后工藝和管理方式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三廢”增加了末端治理的難度和成本,而我國環保產業在清潔生產領域投入少、產品少、效果差等弊端并存,亟須實現快速破解。